夏日农忙时。5月,走进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烤烟种植区,纵横来回的农机,空中飞翔的无人机,此起彼伏的轰鸣声……放眼望去,到处都是培土、浇水、施肥的身影,一派繁忙景象。
今年以来,弥勒市烟草专卖局按照上级部署,引导现有烟农合作社向服务型合作社转变,在原有组建的专业化服务队的基础上,重点打造“金轱辘”机械服务队、“银翅膀”飞防服务队,积极探索并在全州率先构建了 “金轱辘”“银翅膀”“123”管理服务模式,即搭建“队长+分队长+机手”一个架构;制定“四方”定价和农机手进退二个机制;明确作业流程、作业标准、服务评价三类管理办法,全力推进全国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县建设,在助力产业提质增效中取得明显成效。
“金轱辘”耕出“新天地”
在弥勒市福城街道母乃村烤烟种植区,一台台微耕机在专业服务队机耕手的操作下正穿梭田间耕作,只见车轮滚过后,烟田墒高标准、烟沟干净,中耕、松土、培土、除草等几道工序一次完成。
“金轱辘”机械专业服务队中耕管理现场。马丽菊 摄
“我家30亩的地,不一会儿的功夫,中耕培土就完成了,效率又高又省心,质量还好,这要是以前,光请工就是个麻烦事儿,效率还低。”福城街道烤烟种植户白俊安边查看专业队中耕培土情况,边说道。
今年,弥勒市烟草专卖局以实现减工降本、增加农户收益为目标,以突破机械作业薄弱环节为突破口,积极探索“金轱辘”机械服务队专业托管、代耕代种等组织模式,并通过“赛马选型”,加大生产适用农机的引进、推广、改进,借助“金轱辘”机械服务队为种植主体提供整地、起垄、打塘、移栽、覆膜、中耕等环节的专业化服务,有效缓解农户劳动强度,提升农事作业效率,促进农户增收。
“金轱辘”机械专业服务队机手正使用微耕机进行中耕培土。李艳 摄
“以前人工提沟培土,一天只能培土1亩左右,现在微耕机培土一天在10亩左右,省工省力。”弥勒市烟农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云全介绍道,微耕机小巧轻便,不仅耕得快、翻得深,且宜操作、适应广,也不需要耗费很多体力来控制机器,操作起来也轻松。
说起机械化专业服务带来的好处,种了20多年烤烟的福城街道种植户邵利刚说道:“过去没有专业化服务,请一个工一天至少需要100元。自从有了专业服务队,从整地理墒到移栽再到中耕,我都交给服务队,省时省工省力,种地也变得轻松了。”
“金轱辘”机械专业服务队正在田间进行中耕管理。马丽菊 摄
邵利刚算了一笔账,现在整地、理墒、打塘、移栽、覆膜、中耕等环节实现了机械化服务,如果是自己作业的话,一亩地大概要900元,但交给专业服务队,只需420元左右,用工较传统方式亩均减工4个左右,每亩可节约生产成本480元左右。
“银翅膀”飞出“新高度”
伴随着一阵阵旋翼转动的嗡鸣声……一架植保无人机沿着东山镇舍木村烤烟种植区上空匀速飞行,机身下不断喷出药液,均匀地喷洒在烟株上。
这个场景,正是无人机飞防服务队正在利用无人机开展飞防植保作业现场。
“银翅膀”飞防服务队飞防植保作业现场。陈天宏 摄
“植保无人机,可以实现喷洒过程自动化,能精准地完成路线的规划、药液的喷施、自动返航等作业,操作起来很简单方便。”正在旁边操纵无人机的飞防服务队机手施朋斌介绍道。这个无人机,可以适用于各种复杂的地形地貌,对于部分丘陵、坡地烟田也可以做到全覆盖。
近年来,红河州烟草专卖局在弥勒市推广无人机喷洒技术应用。2024年,在推广过程,该局指导当地烟农合作社组建并打造“银翅膀”无人机飞防服务队,将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相结合,利用无人机开展“飞防”作业,既高效安全,又节约环保。
据悉,利用植保无人机“飞防”作业,可以将药液雾化,喷洒能达到双面喷施,相较传统人工喷施,用药量少,不仅能做到精准施药,喷施更均匀,且防治效果更佳,有效解决劳动强度大、人工成本高、请工难等系列问题,而且还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和农药残留,减轻环境污染,让田间管理既轻松高效又绿色环保。
“原来使用人工喷施,我们家50亩需要10天左右才能完成一次植保,现在只要一个电话预约,合作社就会安排无人机飞防服务队上门服务,只需1个小时左右就能全部完成1次植保,既省工省力,费用还低。”东山镇舍木村村民魏元鹏说。
经测算,无人机飞防成本在10-15元/亩/次,人工防治成本为20-25元/亩/次,每个烤烟季节飞防4次,每年亩均可降低农户成本40元左右。
近年,弥勒烟区组建了“金轱辘”机械化专业服务队和“银翅膀”飞防服务队各一支,配套机手和持证飞手269人,服务范围覆盖全市各烟区。
原创文章,作者:阿烟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lzhjhbgs.com/642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