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口烟内地“门庭若市”:谁在消费?为何趋之若鹜?
近日,一种奇特的现象悄然在内地一些城市蔓延:原本专供出口的香烟,竟然在线下渠道“门庭若市”,受到部分消费者的追捧。这些香烟通常包装上印有“专供出口”字样,价格也参差不齐,有的甚至高于市面上常见的同类型香烟。这究竟是怎么回事?是谁在消费这些出口烟?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“墙内开花墙外香”的现象?
“出口转内销”:渠道隐秘,真假难辨
想要在线下渠道购买到这些出口烟,并非易事。“化名”为李明的烟草零售店主透露,这些香烟的进货渠道非常隐蔽,并非通过正规的烟草专卖渠道。“都是一些‘特殊渠道’来的货,具体来源我也说不清楚,但肯定不是正规渠道。”李明说道。这些“特殊渠道”往往通过人肉代购、跨境电商等方式,将出口烟带入内地市场。



由于渠道的特殊性,也导致了出口烟市场的鱼龙混杂。“化名”为王芳的消费者表示,她曾经在一家小店购买过“出口中华”,但抽起来感觉味道和正品中华烟有很大差异。“后来找懂行的朋友鉴定了一下,说是假烟的可能性很大。”王芳无奈地说道。出口烟市场的真假问题,也成为了消费者的一大顾虑。
谁在消费出口烟?“尝鲜”与“怀旧”
那么,究竟是谁在消费这些出口烟呢?经过走访调查,笔者发现,出口烟的消费者群体主要分为两类:一类是追求“尝鲜”的年轻消费者,另一类则是具有“怀旧”情结的老烟民。
对于年轻消费者而言,出口烟具有一定的“猎奇”属性。“化名”为赵刚的大学生表示,他购买出口烟主要是为了“尝鲜”。“感觉出口的烟包装设计比较特别,而且听说有些口味是国内没有的,就想试试。”赵刚说道。出口烟对于他们而言,更多的是一种新奇的消费体验。
而对于一些老烟民而言,出口烟则承载着一份“怀旧”的情结。“化名”为张大爷是一位有着几十年烟龄的老烟民。他表示,他年轻的时候经常抽一些出口的香烟,现在国内很难买到,所以偶尔会买一些出口烟来“回忆一下以前的味道”。
为何趋之若鹜?“口味差异”与“心理满足”
出口烟之所以能在内地市场受到部分消费者的追捧,主要原因在于以下两点:
首先,口味差异是重要的原因之一。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口味偏好不同,出口烟在配方和口味上往往与内销烟存在差异。一些消费者认为,出口烟的口味更加醇厚、劲更大,更符合他们的口味偏好。
其次,心理满足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。对于一些消费者而言,购买和消费出口烟,能够满足他们的一种“特殊”心理。这种心理可能源于对“进口货”的追捧,也可能源于对“稀缺性”的追求。
监管挑战:如何规范出口烟市场?
出口烟在内地市场的“门庭若市”,也给监管部门带来了新的挑战。由于出口烟的流通渠道复杂,真假难辨,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,也对正常的烟草市场秩序造成了冲击。
如何规范出口烟市场,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。一方面,需要加强对跨境电商、人肉代购等渠道的监管,严厉打击走私和销售假冒伪劣出口烟的行为。另一方面,也需要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,提高消费者对出口烟真假问题的辨别能力,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。
总而言之,出口烟在内地市场的“门庭若市”现象,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既有市场需求的原因,也有监管方面的原因。只有通过加强监管、规范市场、引导消费,才能让出口烟市场回归理性,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。
【来源:界面新闻】
原创文章,作者:小冬冬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lzhjhbgs.com/37906.html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