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风送暖,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哈哈河坝万亩连片的烟田中,点缀其间的樱花、杏花争相开放。在烟田里,也有一朵生机勃勃的“花儿”,她的名字叫邓霞。
今年38岁的邓霞是冕宁县若水镇丰乐村三组的烟农。2008年至今,邓霞连续从事烟叶种植工作,是冕宁县2021年度“优秀职业烟农”、凉山州2022年度“种烟状元”。
2008年,邓霞从父亲手中接过种烟的活计。她流转了40亩土地,再加上父亲给的十几亩,一共50多亩。周围人都不太看好她,说起步就种这么多,风险太大。
“我父母从1997年就开始种烟。他们有经验,我不懂,他们可以帮我,再加上还有烟技员的技术指导,我根本就不怕,底气足得很。”身材娇小的邓霞,说话办事却雷厉风行。
当年,邓霞收获了种烟的第一桶金——18万元。沉甸甸的钞票让她坚信选择种烟这条路没有错。
从那以后,她更加积极地参加烟草公司组织的技术培训,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在提高自身烟叶种植技术的同时,还摸索出了一套科学的烟叶种植经验,练就了一身过硬的种植本领,成为远近闻名的烟叶种植能手。
“近几年,我每年的种植面积都在60亩以上,收入保持在33万元左右,上等烟比例没下过80%。我还想带领村民共同致富、一起提高经济收入。”邓霞是这样想的,也是这样做的。从2018年开始,她主动承担起对村中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帮扶,无偿提供技术指导,在用工方面向困难村民倾斜,带领村里的几位贫困户靠种烟脱了贫。在她的带领下,近年来丰乐村三组有6户村民种起了烟叶,2023年种植面积160多亩,售烟收入76万余元,户均收入10万元以上。
多年的烟叶种植,让邓霞不仅增长了见识,也变得更有见地。她利用本地人知根知底的优势,带领附近几户村民成立了一个“致富小集体”,相互交流探讨,分享致富经验。
这个“致富小集体”里人才辈出,有种植户、养殖户、拖拉机手、砖瓦师傅等,大家互通有无、充分利用资源,种植户生产的粮食供养殖户喂牲畜,牲畜粪用作农家肥种烟、种地,增加了经济收益。
日前,在一块堆腐农家肥的农田里,邓霞驾驶着农机,将一大堆农家肥堆得方方正正。“这一堆农家肥有40多吨,够40亩烟田使用。”邓霞说道,“我今年要种64亩烟,还有30吨农家肥堆在另一块烟田中。我们片区的技术员前几天来讲了,今年‘优产优供’是生产的重点,要提高烟叶的内在质量和油分,农家肥离不得更少不得。”
“堆这么多肥,你一个人忙得过来吗?”笔者问她。
“农民哪有不辛苦的?今天是我和老公一起来堆的肥料,整完他就回去煮猪食了。我家里还养了十多口猪,能产不少农家肥,等菌剂发下来再搅拌、堆腐。”邓霞长得纤瘦娇小,做起事情来却风风火火。
据邓霞介绍,为了保证每年烟叶移栽时有足够的农家肥,她常年饲养大猪10多头、母猪3头、小猪40多头,能增加收入十几万元。在“粮烟融合”工作中,她还在烟田中套种了20亩黄豆。“黄豆亩产150公斤左右,收了之后一大半卖掉,留一小半自己用,豆渣用来喂猪。冬闲的时候,我还种了20多亩秋荞,也是用来喂猪,比买粮食要划算得多。”邓霞很会精打细算。
依靠聪明才智和烟草行业的助力,邓霞实现了种烟致富、多元增收,在扶危济困的同时实现了个人价值。她像是一道美丽的彩霞,成为冕宁县哈哈河坝万亩连片烟田中一道亮丽的风景。
邓霞在育苗棚里查看烟苗长势。马萍摄
邓霞开着装载机搅拌农家肥进行堆腐,以备烟叶移栽使用。邓霞供图
邓霞在冬闲烟田中种植大麦当作青饲料喂养牲畜。马萍摄
作者单位:四川冕宁县局(分公司)
原创文章,作者:阿烟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lzhjhbgs.com/174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