惊现!免税烟在什么地方“里应外合”?
近日,一则关于免税烟销售的“里应外合”现象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。免税店,本应是为出入境旅客提供优惠商品的正规场所,却在一些地方出现了令人担忧的违规操作,甚至可能涉及内外勾结。这究竟是怎么回事?

免税烟的诱惑:低价背后的猫腻
免税烟之所以吸引人,最直接的原因莫过于其相对低廉的价格。由于免去了关税和部分消费税,免税烟的价格往往比国内市场上的同类产品低不少。这使得一些人看到了其中的“商机”,试图通过各种手段将免税烟流入国内市场,赚取差价。
化名张三,一位经常出差的商务人士透露,他曾多次在机场免税店被陌生人搭讪,询问是否可以帮忙携带免税烟入境,并承诺给予一定的报酬。“他们会说自己抽不完,或者有朋友需要,让我帮忙带几条。一开始我还觉得没什么,后来次数多了就觉得不对劲了,这明显是有人在利用我。”

“里应外合”的套路:内外勾结,瞒天过海
那么,这些免税烟是如何“里应外合”地流入国内市场的呢?根据化名李四,一位曾在免税店工作过的内部人士透露,其中的套路可谓五花八门:
* 超量携带: 一些不法分子会雇佣他人,或者利用亲友,以“蚂蚁搬家”的方式,多次超量携带免税烟入境。虽然海关对旅客携带的烟草数量有明确规定,但总有人抱着侥幸心理,试图蒙混过关。
* 虚报谎报: 有些人会在申报时虚报所携带的烟草数量,或者将免税烟藏匿在行李箱的隐蔽角落。这种行为一旦被查获,不仅会被没收烟草,还可能面临罚款等处罚。
* 内部人员参与: 这是最令人担忧的一种情况。一些免税店内部人员可能会与外部人员勾结,利用职务之便,将免税烟非法销售给后者。这种行为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,损害了国家利益。
“有些内部人员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对超量购买的行为视而不见,甚至主动提供帮助。他们可能会提前告知哪些品牌卖得好,或者提供一些‘技巧’,帮助购买者顺利通关。” 李四表示。
监管面临的挑战:防不胜防,任重道远
面对这种“里应外合”的现象,海关和相关部门也一直在加强监管力度。近年来,海关不断升级安检设备,加强对旅客行李的检查,并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。然而,由于不法分子的手段不断翻新,监管工作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。
“现在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,但是人的欲望也是无穷的。只要有利益驱动,就会有人铤而走险。”一位海关工作人员化名王五感叹道。
呼吁:共同维护市场秩序,切勿以身试法
免税烟的“里应外合”现象,不仅损害了国家税收,也扰乱了市场秩序,甚至可能滋生腐败。要有效遏制这种现象,需要各方共同努力。
首先,旅客要自觉遵守海关规定,切勿超量携带烟草入境,更不要为了蝇头小利而以身试法。
其次,免税店要加强内部管理,严格执行销售规定,杜绝内部人员参与违规行为。
最后,海关和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,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,形成高压态势。

只有各方齐心协力,才能共同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,让免税店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。
【来源:广州日报】
原创文章,作者:金儿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lzhjhbgs.com/48627.html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