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幕!海外代购APP“至亲骨肉”:熟人经济下的信任危机
近年来,海外代购市场持续火热,各种代购APP层出不穷。其中,打着“熟人代购”、“亲友专属”旗号的“至亲骨肉”APP,凭借着情感营销,迅速吸引了一批用户。然而,看似温情的面纱下,却隐藏着不少问题。近日,多位用户向我们爆料,在“至亲骨肉”上遭遇了假货、售后无门等糟心事,熟人经济的信任基石,似乎正在瓦解。
情感牌失灵:熟人代购也翻车
“一开始就是冲着‘至亲骨肉’这个名字去的,觉得都是熟人,肯定靠谱。”在北京工作的白领李梅(化名)告诉记者,她经常通过“至亲骨肉”购买海外的护肤品和包包。“毕竟,谁也不想坑自己的亲戚朋友嘛。”
然而,近来的一次购物经历,却让李梅对“至亲骨肉”的信任荡然无存。“我托朋友代购了一款限量版包包,价格不便宜,五万多。收到货后,我仔细对比了专柜正品,发现走线粗糙,五金件也明显不同,肯定是假货!”李梅气愤地说。
更让李梅崩溃的是,当她向代购朋友反映情况时,对方却矢口否认,坚称自己卖的是正品。而“至亲骨肉”平台,对于此类纠纷,却显得束手无策。“他们只是提供一个交易平台,让我们自己协商解决。熟人之间,撕破脸皮,实在太难了。”
与李梅有着类似遭遇的,还有在上海工作的王强(化名)。他通过“至亲骨肉”让表妹从日本代购了一批母婴用品。“孩子用的东西,我肯定要谨慎。但是,收到奶粉后,我发现保质期不太对劲,离过期只有几个月了。我跟表妹说了,她却说这是正常情况,而且不肯退货。”王强无奈地说。“为了几罐奶粉,跟亲戚闹僵,实在不值得。”
平台监管缺位:放任野蛮生长?
“至亲骨肉”的模式,本质上是利用熟人之间的信任关系进行代购。这种模式,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用户的防备心理,但也给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。

多位用户反映,“至亲骨肉”平台对于代购者的资质审核非常宽松,几乎没有任何门槛。“只要注册一个账号,就可以当代购,卖任何东西。”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代购从业者表示。

此外,“至亲骨肉”平台对于商品质量的监管也明显不足。平台仅仅扮演一个信息中介的角色,对于商品的真伪、来源等,几乎不进行任何把关。一旦出现问题,平台往往以“用户自行协商”为由,推卸责任。
这种监管缺位的状态,让“至亲骨肉”平台成为了假货滋生的温床。一些代购者,利用熟人关系,贩卖假冒伪劣商品,牟取暴利。而消费者,碍于熟人情面,往往选择忍气吞声,自认倒霉。
熟人经济:信任不能被透支

“至亲骨肉”的乱象,反映了熟人经济背后潜藏的信任危机。在利益面前,亲情、友情,有时候显得不堪一击。
专家指出,熟人经济本身并没有错,关键在于如何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管机制,保障消费者的权益。平台不能仅仅依靠用户的信任,更要承担起应有的责任,加强对代购者的资质审核和商品质量的监管。
同时,消费者也应该提高警惕,不要盲目相信熟人。在购买商品时,要仔细核对商品信息,保留购物凭证,一旦发现问题,要及时向平台投诉,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。
“至亲骨肉”APP的未来,取决于其能否正视问题,加强监管,重建用户信任。如果继续放任野蛮生长,透支熟人之间的信任,最终只会走向衰败。毕竟,信任是熟人经济的基石,一旦基石坍塌,再华丽的营销手段,也无济于事。
【来源:第一财经日报】
原创文章,作者:遥遥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lzhjhbgs.com/47410.html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