破天荒!网购也能“先人后己”? 烟民的福音还是潘多拉魔盒?
“先人后己”,这句老话向来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,讲究的是先考虑别人,再顾自己。可这四个字,跟网购烟草,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,最近却真真切切地联系到了一起,而且还引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讨论。
事情的起因,要从“老烟枪”李明(化名)说起。近些年来,随着网购的普及,李明也开始尝试在网上购买一些生活用品。一次偶然的机会,他发现一些电商平台上,竟然出现了售卖烟草的商家,而且打着“先人后己”的旗号,着实吸引了他的眼球。
“当时我就觉得挺新奇的,‘先人后己’?买烟还能跟这扯上关系?”,李明回忆道,“进去一看,才明白,他们所谓的‘先人后己’,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营销手段。”
原来,这些商家推出的“先人后己”模式,是指消费者在购买烟草时,可以额外购买一份,赠送给环卫工人、建筑工人等户外工作者。商家会负责将这些烟草统一收集,并定期送到这些需要的人手中。

这种模式一经推出,立刻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。有人认为,这是一种有爱的行为,让烟民在满足自己烟瘾的同时,也能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。毕竟,很多户外工作者确实有抽烟的习惯,送烟给他们,也算是一种关怀。

“我觉得挺好的,虽然我戒烟了,但是看到这种活动,还是觉得挺暖心的。”网友“阳光灿烂”评论道,“至少让抽烟这件事,多了一点人情味。”
但也有人对此表示质疑。他们认为,这种模式实际上是在变相鼓励吸烟,而且可能会误导青少年。毕竟,吸烟有害健康,这是不争的事实。

“这不就是打着公益的旗号卖烟吗?太讽刺了吧!”网友“清风徐来”愤怒地表示,“而且这种模式,很容易让青少年觉得抽烟是一件很酷的事情,从而走上吸烟的道路。”
更有人指出,这种“先人后己”的模式,可能会滋生一些道德风险。比如,商家是否真的会将烟草送到需要的人手中?或者,商家是否会利用这种模式,进行虚假宣传,欺骗消费者?
面对这些质疑,一些电商平台也开始采取行动。近日,一些平台已经下架了相关商品,并表示将加强对烟草销售的监管,坚决杜绝违规销售行为。
那么,网购烟草的“先人后己”模式,究竟是烟民的福音,还是潘多拉魔盒?
从积极的角度来看,这种模式确实可以为一些户外工作者提供一些帮助,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怀。同时,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烟民的负罪感,让他们觉得抽烟这件事,不再那么“自私”。
但从消极的角度来看,这种模式也存在着诸多问题。首先,它可能会变相鼓励吸烟,误导青少年。其次,它可能会滋生道德风险,让一些不法商家有机可乘。最后,它可能会加剧社会对吸烟的容忍度,从而阻碍控烟工作的进展。
事实上,我国对于烟草销售有着严格的规定。根据相关法律法规,禁止通过互联网销售烟草制品。目前,国内任何电商平台都不允许直接售卖烟草。那些打着“先人后己”旗号销售烟草的商家,无疑是在挑战法律的底线。
对于消费者来说,在面对这种新型的营销模式时,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,理性消费。不要被“公益”的外衣所迷惑,要认真思考这种行为的本质,以及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。
“买烟可以,但不要把它跟‘公益’挂钩。”烟草行业专家王教授(化名)表示,“吸烟本身就是一件有害健康的事情,任何形式的鼓励吸烟行为,都是不可取的。”
总而言之,网购烟草的“先人后己”模式,是一把双刃剑。它既有可能带来一些积极的影响,但也可能引发诸多问题。在监管部门加强监管的同时,消费者也应该保持警惕,理性看待这种新型的营销模式,共同维护一个健康、有序的社会环境。
【来源:新浪网】
原创文章,作者:芽芽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lzhjhbgs.com/45398.html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