免税香烟一手进货渠道“厚此薄彼”现象调查
近日,免税香烟市场暗流涌动。“一手货源”、“内部渠道”等字眼充斥着社交平台,吸引着大量烟民。然而,在看似诱人的低价背后,却隐藏着“厚此薄彼”的行业乱象,让不少消费者直呼“水太深”。
“内部价”的诱惑:真真假假,雾里看花

“朋友是免税店的,内部价香烟,要的私聊!”社交媒体上,类似的信息屡见不鲜。李明(化名)是一位资深烟民,他告诉记者,自己也曾被这些“内部价”所吸引。
“一开始觉得挺划算的,比市面上便宜不少。但后来发现,同样的烟,不同卖家给的价格都不一样,甚至差距很大。而且,有些卖家的货,抽起来总觉得味道不对,怀疑是假货。”李明说。
业内人士王强(化名)透露,所谓的“内部价”、“一手货源”,很多都是噱头。真正的免税香烟渠道管控非常严格,普通人很难拿到货。市场上流通的,一部分是走私货,一部分是高仿假烟,还有一部分是真假掺卖,让人防不胜防。
“关系户”的特权:有人欢喜,有人愁
除了价格上的差异,渠道获取也存在明显的“厚此薄彼”现象。一些所谓的“实力买家”或“长期合作者”,往往能以更优惠的价格,更稳定的渠道拿到货。而普通消费者,则只能通过层层加价的“二道贩子”,甚至面临被骗的风险。
张丽(化名)是一位小型超市的经营者,她也尝试过寻找免税香烟的进货渠道。“跑了好几个地方,问了好几个人,要么说没货,要么说只给大客户供货。感觉没有‘关系’,根本拿不到便宜的货。”张丽无奈地表示。
这种“厚此薄彼”的现象,不仅加剧了市场的混乱,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。那些无法接触到“内部渠道”的普通消费者,只能被迫接受更高的价格,甚至买到假冒伪劣产品。

监管的缺失:灰色地带,亟待规范
免税香烟市场的乱象,与监管的缺失不无关系。由于渠道的特殊性,免税香烟的流通往往处于灰色地带,难以追踪溯源。一些不法分子正是利用这一点,通过走私、制假等手段牟取暴利。
法律专家赵刚(化名)表示,要规范免税香烟市场,需要加强监管力度,严厉打击走私和制假行为。同时,也要建立更加透明的渠道管理机制,防止“关系户”垄断资源,确保公平竞争。
“消费者也要提高警惕,不要轻信所谓的‘内部价’、‘一手货源’。在购买免税香烟时,尽量选择正规渠道,并注意辨别真伪。”赵刚建议道。

市场的呼唤:规范透明,保障权益
免税香烟市场的“厚此薄彼”现象,暴露了行业监管的漏洞和渠道管理的不规范。要解决这一问题,需要政府部门、行业协会、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,建立一个规范、透明、公平的市场环境。
只有打破“关系户”的特权,打击假冒伪劣产品,加强市场监管,才能真正保障消费者的权益,维护市场的健康发展。免税香烟市场,不应该成为少数人的“暴利场”,而应该成为所有消费者都能公平参与的市场。
【来源:澎湃新闻网】
原创文章,作者:妍儿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lzhjhbgs.com/45160.html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