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独家报道!网购买烟“等闲视之”的背后:暗流涌动,监管何在?
“喂,老王,帮我带两条中华。” 这种对话,近些年来在朋友、同事之间越来越少听到。原因很简单:打开手机,动动手指,各种品牌的香烟就能送到家门口。网购,这个早已渗透到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方式,如今也悄悄地把触角伸向了香烟销售。
表面上看,网购香烟似乎只是满足了部分烟民的便利需求。但深入调查后,我们发现,在这看似“等闲视之”的背后,隐藏着一条监管盲区,暗流涌动,亟待引起重视。
“轻松购烟”的真相:突破法律红线
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,烟草制品属于特殊商品,受到严格监管。明确规定禁止通过互联网销售烟草制品,目的就是为了控制未成年人接触烟草,维护市场秩序,保障消费者权益。
然而,在各大电商平台,直接搜索“香烟”二字,的确会被屏蔽。但换个关键词,比如“烟具”、“礼品”,甚至是一些带有暗示性的名称,各种店铺便会浮出水面。他们往往打着“电子产品”、“文化创意”的幌子,却在详情页或者客服对话中,露出真面目——销售各种品牌的香烟。
“化名李明”是一位资深烟民,也是网购香烟的常客。他告诉我们:“现在网上买烟太容易了,很多店铺都提供‘定制’服务,只要你跟客服说你要什么烟,他们都能搞到。而且送货速度很快,跟点外卖差不多。”
这种“定制”服务,实际上就是一种变相的非法销售。它绕开了平台的监管,也逃避了税务部门的监督,给整个烟草市场带来了混乱。
低价诱惑:假烟泛滥的温床
除了方便快捷,低价也是吸引消费者网购香烟的重要原因。一些不法商家为了牟取暴利,不惜铤而走险,销售假冒伪劣产品。
“化名张强”曾经在网上购买过一批价格远低于市场价的香烟,结果发现全是假货。“抽起来味道不对,烟丝也很差,一看就是假的。找卖家理论,他们就各种推脱,最后直接把我拉黑了。”
假烟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,更会对他们的健康造成威胁。这些假烟往往使用劣质烟丝和有害添加剂,长期吸食会对人体产生严重的危害。


监管之困:道高一尺魔高一丈
面对日益猖獗的网购香烟现象,监管部门并非没有作为。近些年来,各部门一直在加大打击力度,查处了不少违规店铺和不法商家。
然而,由于互联网的隐蔽性和流动性,网购香烟的监管面临着诸多挑战。“化名王丽”是一位基层市场监管人员,她坦言:“我们查处一家店铺,他们很快就能换个马甲,重新上线。而且很多店铺都是异地经营,查处起来非常困难。”
此外,一些电商平台也存在监管不力的问题。虽然平台会定期清理违规店铺,但往往只是治标不治本。一些店铺通过各种手段,规避平台的监管,继续从事非法销售活动。
如何斩断伸向网络的“烟草之手”?
网购香烟的泛滥,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市场问题,更是一个涉及法律、道德、社会责任的复杂问题。要彻底斩断这只伸向网络的“烟草之手”,需要多方联动,共同发力。
首先,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,明确电商平台的监管责任,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。
其次,要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,形成监管合力。市场监管部门、烟草专卖部门、公安部门、网信部门等要加强信息共享,联合执法,形成打击合力。
再次,要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,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,引导他们通过正规渠道购买香烟。
最后,电商平台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,加强对店铺的审核和管理,建立完善的举报机制,及时处理违规行为。
网购香烟,绝非“等闲视之”。它不仅是对法律的公然挑衅,更是对社会责任的漠视。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,才能营造一个健康、有序的网络环境,守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。
【来源:上海日报】
原创文章,作者:小崔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lzhjhbgs.com/42875.html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