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品香烟批发厂“避实就虚”调查:行业潜规则浮出水面
近日,一则关于正品香烟批发厂“避实就虚”的消息在烟草行业内引发广泛关注。所谓“避实就虚”,是指一些批发厂商在经营过程中,明面上销售正品香烟,暗地里却通过各种手段掺杂、调换,以次充好,甚至以假乱真,牟取暴利。这一现象的曝光,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,也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。
“这行水太深了。”化名李明的老烟民感叹道。他有着十几年的吸烟史,对市面上常见的香烟品牌了如指掌。“以前随便买包烟,味道都差不多,现在感觉不一样了,有的烟抽着呛,有的烟味道不对,说不上来,反正就是感觉不对劲。”
李明的感受并非个例。近些年来,关于假冒伪劣香烟的投诉屡见不鲜。然而,由于香烟的特殊性,普通消费者很难辨别真伪。一些不法商家正是利用了这一点,大肆进行“避实就虚”的操作。
据业内人士化名王强透露, “避实就虚”的手法多种多样。最常见的是“狸猫换太子”,即将正品香烟与劣质香烟混合销售。例如,将一条正品中华烟拆开,抽取几包换成同等价位的其他品牌香烟,再重新封装,普通消费者很难察觉。
另一种手法是“以次充好”。一些批发商会从非正规渠道购入质量较差的香烟,然后冒充正品香烟进行销售。这些香烟往往口感差、烟气杂,甚至含有有害物质,严重危害消费者健康。
此外,还有一些不法商家会通过修改生产日期、伪造防伪标识等手段,将过期或假冒香烟包装成正品香烟进行销售。这些行为不仅欺骗了消费者,也损害了正品香烟的品牌形象。
那么,这些“避实就虚”的操作是如何实现的呢?化名赵丽,曾在一家小型香烟批发厂工作过的她揭露了一些内幕。
“厂里的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,但没人敢说。” 赵丽表示,一些小型批发厂为了降低成本,会从一些不法渠道购入低价烟丝,然后掺杂到正品烟丝中,生产出所谓的“正品香烟”。“这种烟抽起来味道肯定不一样,但一般人抽不出来。”
赵丽还透露,一些批发厂会与烟草零售商勾结,共同进行“避实就虚”的操作。零售商从批发厂购入掺假的香烟,然后以正品香烟的价格出售给消费者,从中牟取暴利。“零售商也知道这些烟是假的,但为了赚钱,他们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”
针对香烟批发厂“避实就虚”的现象,烟草专卖管理部门并非毫无作为。近些年来,相关部门加大了对香烟市场的监管力度,严厉打击假冒伪劣香烟的生产和销售行为。然而,由于不法分子手段隐蔽,监管难度大, “避实就虚”的现象仍然屡禁不止。


专家指出,要彻底解决香烟批发厂“避实就虚”的问题,需要多方共同努力。一方面,烟草专卖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,完善监管机制,提高监管效率。另一方面,消费者也应提高警惕,增强辨别真伪的能力,维护自身权益。此外,烟草企业也应加强品牌保护,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,维护市场秩序。
“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加大打击力度,还我们消费者一个安心的消费环境。” 李明期盼地说。

香烟批发厂“避实就虚”现象的曝光,无疑给烟草行业敲响了警钟。只有加强监管,完善机制,提高消费者意识,才能有效遏制这种不法行为,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,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。
【来源:工人日报】
原创文章,作者:策策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lzhjhbgs.com/42207.html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