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点通报!免税的东西怎么过海关“源远流长”

免税品过关那些事儿:并非“一路顺风”那么简单

“免税”,这两个字眼自带光环,吸引着无数出境游归来的人们。机场免税店、海外扫货…大包小包的战利品,总让人觉得占了便宜。但等等,别光顾着高兴,免税品可不是买了就能“一路顺风”带回家的,其中的门道,可谓是“源远流长”。

重点通报!免税的东西怎么过海关“源远流长”

免税≠随便带,额度限制是道坎

重点通报!免税的东西怎么过海关“源远流长”

重点通报!免税的东西怎么过海关“源远流长”

首先,大家要明确一个概念:免税,指的是在一定额度内,可以免除关税等税费。这个“一定额度”,才是关键所在。不同口岸、不同类型的旅客,免税额度都有所不同。

近些年来,随着出境游的普及,海关对免税额度的监管也越来越严格。化名李女士,一位经常出国旅游的“购物达人”,就曾因为对免税政策一知半解,吃了亏。“有一次去欧洲玩,帮朋友带了好几个名牌包包,想着反正免税店买的嘛。结果入关的时候,被海关查到超额了,补交了一笔不小的税,心疼死了!”李女士回忆道。

所以,出国前一定要做足功课,了解清楚目的地国家和中国海关的免税政策,尤其要注意不同物品的免税额度。比如,烟酒的免税额度通常较低,化妆品、服饰等则相对宽松一些。

“自用、合理数量”,并非说说而已

除了额度限制,海关对免税品还有“自用、合理数量”的要求。这意味着,即使在免税额度内,如果购买的商品数量明显超过个人合理需求,也可能被认定为“非自用”,从而面临补税甚至没收的风险。

化名王先生,一位经常往返于国内外的商务人士,就曾经遇到过这样的情况。“有一次帮同事带了好几条名牌香烟,想说反正都是免税的。结果入关的时候,海关问我带这么多烟干嘛,我说帮朋友带的。海关说这明显超出个人自用范围了,最后还是补交了税。”王先生无奈地说。

因此,在购买免税品时,一定要理性消费,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购买。不要抱有侥幸心理,大量购买明显超出个人使用范围的商品。

申报是个技术活,切莫掉以轻心

如果购买的免税品超过了免税额度,或者不确定是否符合“自用、合理数量”的要求,最好的办法就是主动向海关申报。

化名赵小姐,一位海归人士,就分享了她的经验。“刚回国的时候,带了很多在国外买的东西,包括一些电子产品和化妆品。因为金额比较大,我主动向海关申报了。海关的工作人员很耐心,帮我计算了税额,还告诉我一些相关的政策,整个过程很顺利。”

主动申报不仅能避免不必要的麻烦,还能体现出旅客的诚信意识。海关通常会对主动申报的旅客给予一定的宽容处理。

“水客”不可取,切莫以身试法

当然,总有一些人抱着侥幸心理,试图通过各种手段逃避海关监管,比如雇佣“水客”携带超额免税品入境。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海关规定,严重的甚至可能触犯法律。

近些年来,海关对“水客”的打击力度越来越大。一旦被查获,不仅会被没收走私物品,还会面临罚款甚至刑事处罚。

透明阳光才是王道

总而言之,免税品过关并非“一路顺风”那么简单。了解政策、理性消费、主动申报,才是安全顺利过关的王道。切莫抱有侥幸心理,试图钻空子、逃避监管。只有做到心中有数,才能真正享受到免税带来的实惠。记住,阳光透明才是最佳选择!

【来源:经济日报】

原创文章,作者:桂儿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lzhjhbgs.com/41801.html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