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烟免税店微信“骑虎难下”:灰色地带的生意经
“没想到啊,这微信上的免税烟生意,现在是想退都退不出来了。” 化名李明,一位曾经深度参与微信免税烟销售的业内人士,近日向我们感叹。他口中的“骑虎难下”,道出了当前微信免税烟生意一种普遍而尴尬的处境。
近些年来,随着出境旅游的日益普及,免税商品的需求也水涨船高。但并非所有人都有频繁出国的机会,巨大的市场需求催生了“代购”这一行业。而微信,凭借其便捷的社交属性和庞大的用户基数,自然成为了免税商品,特别是免税香烟交易的温床。

李明回忆,最初入行时,门槛很低,一部手机,一个微信号,就可以开始接单。他主要通过朋友圈发布商品信息,凭借价格优势吸引顾客。 “那时候生意确实好做,一包烟能赚不少差价,而且需求量很大。” 他坦言,利润驱动是让他投身其中的主要原因。
然而,好景不长。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强,微信平台对违规营销行为的打击力度也在不断升级。售卖假货、虚假宣传、甚至走私等问题层出不穷,微信免税烟生意逐渐走向灰色地带。
“现在查得越来越严了,动不动就封号,封群。” 李明表示,为了规避风险,他不得不频繁更换微信号,甚至采取更加隐蔽的方式进行交易。 “以前直接发商品图片,现在只能用暗语,比如‘中华’叫‘国货’,‘万宝路’叫‘M’。”

更让李明感到不安的是,他发现一些不法商家为了牟取暴利,开始售卖假冒伪劣的免税香烟。 这些假烟不仅质量低劣,而且可能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危害。
“有一次,一个老顾客跟我抱怨,说买到的烟味道不对,抽起来呛嗓子。” 李明说,他当时就意识到自己可能卷入了售假风波。 这让他开始反思,这种“刀尖舔血”的生意,到底还能做多久?
除了监管风险和假货问题,微信免税烟生意还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。 随着入局者增多,价格战愈演愈烈,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。
“现在同行太多了,大家都在拼价格,有的甚至低于成本价卖。” 李明说,他已经感到力不从心,想要退出这个行业。
然而,退出并非易事。一方面,他手中还有一些未处理的订单,如果直接放弃,可能会面临顾客的投诉和索赔。另一方面,他已经习惯了这种“轻松赚钱”的生活方式,想要找到其他收入来源,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。
“现在就是骑虎难下,想做下去风险太大,想退出又有很多顾虑。” 李明无奈地表示。
微信免税烟生意的困境,折射出互联网灰色产业的普遍问题。 在追求利益的同时,必须遵守法律法规,尊重消费者权益。否则,终将走向覆灭。
对于消费者而言,也应提高警惕,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商品,避免上当受骗。 天上不会掉馅饼,过于低廉的价格往往隐藏着陷阱。

微信免税烟的“骑虎难下”,或许能给更多人敲响警钟。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,任何商业行为都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。 只有这样,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,避免重蹈覆辙。
【来源:科技日报】
原创文章,作者:yan_h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lzhjhbgs.com/31928.html
